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Phyllostachys vivax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2秒
乌哺鸡竹
Phyllostachys vivax McClure
中国植物志>> 第9(1)卷 >> 禾本科 Gramineae >> 刚竹属 Phyllostachys

19.乌哺鸡竹(江苏植物志)

Phyllostachys vivax McClure in Journ. Wash.Acad.Sci.35:292. f. 3. 1945.et in Agr. Handb. USDA No. 114:65. ff. 52,53. 1957;华东禾本科植物志309页.图334. 1962;江苏植物志,上册156页.图243. 1977;香港竹谱73页.1985;中国竹谱85页.1988;云南树木图志下册,1458页,图686. 1991.

19a. 乌哺鸡竹(原栽培型) 图版73: 7-9

cv. Vivax

竿高5-15米,直径4-8厘米,稍部下垂,微呈拱形,幼竿被白粉,无毛,老竿灰绿色至淡黄绿色,有显著的纵肋;节间长25-35厘米,壁厚约5毫米;竿环隆起,稍高于箨环,常在一侧突出以致其节多少有些不对称。箨鞘背面淡黄绿色带紫至淡褐黄色,无毛,微被白粉,密被黑褐色斑块和斑点,尤以鞘中部较密;无箨耳及鞘口繸毛;箨舌弧形隆起,两则明显下延,淡棕色至棕色,边缘生细纤毛;箨片带状披针形,强烈皱曲,外翻,背面绿色,复面褐紫色,边缘颜色较淡以至淡桔黄色。末级小枝具2或3叶;有叶耳及鞘口繸毛;叶舌发达,高达3毫米;叶片微下垂,较大,带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9-18厘米,宽1.2-2厘米。花枝呈穗状,基部托以4-6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;佛焰苞5-7片,无毛或疏生短柔毛,叶耳小,具放射状繸毛,缩小叶卵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,长达2.5厘米,每片佛焰苞内有1或2枚假小穗。小穗长3.5-4厘米,常含2或3朵小花,被疏柔毛;颖1片;外稃长2.7-3.2厘米,被极稀疏的柔毛;内稃长2.2-2.6厘米,几无毛,背部2脊明显;鳞被狭披针形,长约5毫米;花药长12毫米;子房无毛,柱头3。笋期4月中、下旬,花期4-5月。

产江苏、浙江,常见栽培;河南也有少量引入栽培。1907年由浙江余杭塘栖引入美国栽培。模式标本采自美国。

笋味美,为良好的笋用竹种;篾性较差,可编制篮筐,竿作农具柄材等用。

19b. 黄纹竹(栽培型)(植物分类学报)

cv. Huanwenzhu

Phyllostachys vivax McClure f. huanwenzhu J. L. Lu in Act. Phytotax. Sin. 14(2): 32. f. 4. 1976.

与原栽培型的区别在于竹竿之纵沟为黄色。

特产于河南永城(模式标本产地)。

笋味美,为良好的笋用竹种;篾性较差,可编制篮筐,竿作农具柄材等用。

19c. 黄竿乌哺鸡竹(栽培型)(竹子研究汇刊)

cv. Aureocaulis

Phyllostachys vivax McClure f. aureocaulis N.X. Ma in Journ. Bamb. Res. 4(1): 56. 1985.

与原栽培型的区别在于竿全部为硫黄色,并在竿的中、下部偶有几个节间具1或数条绿色纵条纹。

特产河南永城,浙江安吉竹种园已引种栽培。模式标本采自安吉竹种园。

本栽培型由于竹竿色泽鲜艳,除用作笋用林栽培外,作庭园观赏竹种亦甚佳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6《中国植物志》第9(1)卷 270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